膽道閉鎖

核醫肝膽道攝影用於持續性新生兒黃膽病因

台大醫院/核子醫學部/顏若芳主治醫師

核醫肝膽道攝影用於持續性新生兒黃膽病因的鑑別診斷

一般新生兒黃疸通常會在二星期內消褪。若是新生兒黃疸持續超過二星期以上,就必需排除非阻塞性新生兒肝炎或膽道閉鎖的可能性。因為此兩個病狀使用之治療方式截然不同:新生兒肝炎 用內科療法,膽道閉鎖則須以手術治療。而且膽道閉鎖的手術治療的黃金時間為出生二個月內,在肝細胞功能尚未產生不可逆的損傷以前,預後結果會較良好。因此 及早做出正確的診斷相當重要。利用核醫肝膽道攝影可以有效的幫忙區分膽道閉鎖和其他非阻塞性造成持續新生兒黃疸的原因或疾病。診斷準確度可達90%,為一 個相當有用的臨床工具。

 
檢查前準備

在進行肝膽道攝影前可先給予phenobarbital五天 (5 毫克/每公斤/每天,每天劑量分二次給予),用來促進膽汁的分泌及排出,增進診斷準確率。但若小嬰兒送來醫院時已經快滿二個月大,臨床希望能夠儘快診斷,爭取黃金時間以進行手術,也可逕行做此檢查。


檢查當天

請小嬰兒在檢查開始前後各禁食1小時。檢查時,我們由靜脈注射少量(約1毫居里)放射性同位素Tc-99m標誌的藥物DISIDA,持續造影至半小時或1小時,接著在約2-4小時及20-24小時後再做延遲造影。

正常情況同位素藥物很快會被肝細則攝取,五分鐘內就會達到肝臟攝取的高點,然後很快由膽道排出,約10分鐘就可看見藥物進入膽曩,20-30分鐘就可見藥物進入腸道。(圖一)

圖一 正常人在注射核醫肝膽道攝影藥物後,(A) 五分鐘內就會達到肝臟攝取的高點,(B) 約10分鐘就可看見藥物進入膽曩,(C) 約20-30分鐘就可見藥物進入腸道。

但是有持續性新生兒黃疸的小嬰兒就不同了,往往藥物會留在肝臟,部份藥物經由血液吸收至腎臟排出到膀胱。所以若直到24小時延遲影像仍只見該藥物在肝臟、腎臟和膀胱內,沒有任何同位素活性出現在腸道,就很有可能是膽道閉鎖 (圖二)。

圖二 1.5個月大的男嬰,在注射核醫肝膽道攝影藥物後24小時延遲影像仍只見該藥物在肝臟、腎臟和膀胱內,沒有任何同位素活性出現在腸道。2天後他接受手術治療,證實是膽道閉鎖。

如果當中任何一次影像有出現放射活性聚集在腸道中,就可以排除膽道閉鎖的診斷 (圖三)。

圖三 2.5個月大的男嬰,在注射核醫肝膽道攝影藥物後4小時就可見該藥物除了肝臟、腎臟和膀胱外,已有同位素活性出現在腸道(箭頭)。他於是接受內科療法,黃膽慢慢消去,證實是非阻塞性新生兒肝炎。


肝膽道攝影現況

可惜因為DISIDA在衛生署的藥物查驗登記過期,需要重新申請,目前全台灣暫時無法使用這項檢查。我們希望藥廠在不久的將來可以拿到新的許可,才能使這項簡單有用的診斷工具用來幫忙區分新生兒黃疸的病因。